要闻 | 动态 | 视频 | 公告 | 日程 | 峰会介绍 | 全程直击 | 人物访谈 | 评论反应 | 中国台湾网专稿 | 两岸经贸 | 媒体报道 | 相关资料

您的位置:江苏与台湾 >  两岸企业家峰会官方网站 >  2012 >  相关资料 >  正文

2008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情况

2012年09月12日 15:09 来源:中国台湾网 字号:       转发 打印

  时间:2008年9月22日  

  地点:南京国际会议中心  

  主题: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前景展望  

  主办单位:南京市政府、江苏省台办  

  指导单位:国台办、海峡两岸关系协会(海协会)  

  出席会议领导: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,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,副省长张卫国,市领导靳道强、钱继红、刘以安出席峰会。 

  参会嘉宾:  

  1、台湾嘉宾:台湾工业总会、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(电电公会)、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(资策会)、中华软体协会、台湾“外贸协会”等10多个工商团体,台北县、台中市等县市考察团以及明基友达、华新丽华、台玻、和桐、环隆等台湾知名百大企业、上市公司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共130余位嘉宾  

  2、大陆嘉宾:海协会会长陈云林、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徐莽应邀出席,江苏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,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,南京市领导靳道强、钱继红、刘以安,江苏省台办、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等领导,市发改委、市外经贸局、市经委等单位和各区县、省级以上开发区、产业集团、控股平台以及苏宁电器集团等大陆上市公司的负责人近100名代表出席了峰会开幕式。  

  主持人与演讲嘉宾:  

  峰会由原南京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靳道强主持开幕式,海协会会长陈云林、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分别致辞。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、资策会董事长陈瑞隆、电电公会副理事长欧正明也分别代表所在工商团体致辞,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。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,江苏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,台湾“对外贸易发展协会”董事长王志刚,台湾明基友达集团董事长李焜耀,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为民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。  

  嘉宾发言情况:  

 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出席会议并致辞。陈云林说,改革开放以来,江苏对台合作成绩显著,已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。南京作为长三角的一个中心城市,又是首批两岸包机直航城市,对台经贸合作有明显优势。相信江苏和南京完全有智慧、有能力能把两岸合作搞得更加有声有色,把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这一合作平台做大、做好。  

  江苏省委常委、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在会上作主题演讲。朱善璐说,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南京要更充分地发挥区域化中心城市的作用,成为在江苏、在长三角乃至在全国率先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国际性人文绿都,加强宁台合作是重要的发展战略。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地紫金山举办海峡两岸企业家峰会,就是要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,推动宁台合作跨上一个新台阶。今后,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将长久办下去。  

  副省长张卫国在致辞中说,2008年7月,南京成为首批两岸周末包机直航点,这为进一步深化苏台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。每年进入江苏的台湾同胞达40万人次。在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的大格局中,江苏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。本届峰会的举办,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岸企业界的交流和经贸往来,促进两岸关系的新跨越,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。  

  峰会举办之际,正当全球金融危机逐渐向纵深发展、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深受其累的时刻。对岸商贸界同行如何看待这场日益深化的危机,有何化解之策?两岸都需要倾听,需要交流。  

  人们注意到,在这次峰会上,“转型”成为两岸政界、商界人士对面临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共识。  

  陈云林说:“当前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,国际金融市场又遭遇大的危机,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,国际经济形势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增加。这些对海峡两岸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。目前大陆宏观经济运行平稳,但也面临通胀压力,中小企业发展遭遇困难。而台湾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,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。这就需要双方携起手来应对挑战、共渡难关。”  

  “目前台湾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,民间消费、民间投资、出口顺差萎缩。今年1到8月,台湾出口顺差比去年同期降低47%,股票市场在四、五个月内萎缩了38%。”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王志刚认为,台湾经济目前正面临严峻挑战,台湾厂商应当整合转型,拓展有着13亿人口的大陆内需市场。将眼光转向世界最大的工厂,外销转内销,树立品牌,建立行销管道,拓展内销市场有助于两岸外向型企业共渡难关。  

 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  

  上世纪80年代,台湾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二,后来遭遇美元贬值,台币对美元的汇率从40元一路升值到25元,使台湾很多出口厂商难以生存。当时,幸亏大陆开放台资市场,台湾厂商开始大量往大陆投资,给了台湾许多厂商喘息、发展的机会。  

  今天,伴随着世界经济衰退,台湾经济又一次面临挑战,必须整合企业的发展,推动经济转型。  

  如何推动台资企业的整合、转型?王志刚说,就是要更加重视开发大陆市场。有13亿人口的大陆是全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存国,也是最大的外资吸引国,更重要的是全球第三大经济贸易体,对台企台商来说,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需市场。第一,在继续投资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,更加关注中西部。康师傅、旺旺就是台企投资中西部获得很大成功的例子,康师傅的方便面已经占到中国46%的市场。第二,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切入点,投资大陆的社会福利事业。比如,老人安养院,保险业、尤其是健康保险,教育方面也有很多商机,比如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、校服等等,医疗服务也存在很多商机。第三,积极投资大陆的节能环保。大陆每年消耗全世界1/3的钢铁和煤炭,1/2的水泥,GDP增长的能源消耗还很高。目前政府严格要求节能减排,台商台企如从节能减排方面投入,前途无量。  

  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认为,台湾正处于产业转型、升级时期,建立更紧密的两岸关系已成当务之急。两岸企业家面临新的调整布局,企业家应发挥两岸经济互补的特性,积极建立关系管道,增进互访,产销互补。他期待不久的将来,两岸企业可以携手在国际舞台上“发光发亮”。

相关阅读:

[ 责任编辑:王思羽 ]

关于我们 | 本网动态 | 转载申请 | 投稿邮箱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法律顾问
京ICP备100461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
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
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